新闻中心
滚动头条:

协会新闻

【十九大代表风采】王广金:70后核电科研“先锋” 破解核电设备国产化难题

时间:2017-10-09 信息来源:

  人物名片:

  王广金,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从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博士毕业后,作为特殊引进人才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核电厂关键设备的研制、产业化和工程供货等工作。其负责的“压水堆核电厂电气贯穿件研制”项目,实现了二代改进型核电厂用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产品性能达到并部分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内容属国际首创。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7日讯(记者 戴璐岭)今年3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核动力院“华龙一号”核电电气贯穿件产品登上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产品认定名录,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厂电气贯穿件产品完美升级。可能谁都无法想象,创造这个奇迹的竟是一名今年才年满40岁的70后核电研究专家——王广金。然而,这已是王广金在国产化核电关键设备-电气贯穿件研发及产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第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了。

  疤痕在手 他是核电领域的“科研狂”

  在王广金的右手虎口和右手手臂都有浅浅的疤痕。“难免有磕磕碰碰嘛……”对于自己手上的疤痕,王广金一句轻描淡写就带过了。但是这些疤痕,却像是这位年轻的核电“科研狂”的见证者。

  2005年,从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博士毕业后,作为特殊引进人才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刚刚一开始工作,王广金便一头扎在工程样机试制第一线。

  “记得是在2007年的夏天,在导体绝缘包覆工艺试验中,我和工人师傅一起人工清洗打磨工艺设备,机轴不小心沿着桌面滚动差点跌落,为避免机轴损伤,我就下意识用手去挡……”那一次的不犹豫,让上百度高温的机轴毫发无损,但王广金的右手虎口处却永久留下了严重烫伤的疤痕。2008年,在一次在样品制作过程中,王广金为了避免导体碰撞高温设备平台,右手臂又不幸被高温的机台烫伤……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拼”、他的“狂”,2008年7月25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发的核电厂电气贯穿件通过了专家鉴定。作为替代进口的国产化核电关键设备,王广金所在的团队终于完成了核电电气贯穿件从无到有的突破,成功破解核电设备国产化难题,在国产化核电设备领域取得了第一个里程碑成果。这个年轻的“科研狂”终于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相关新闻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