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2014年,哈尔滨市科技局以“六大平台”建设为载体,深入挖掘科技资源优势,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哈尔滨实际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一、搭建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载体。我们扎实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市校(所)科技合作、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国际科技合作、技术转移、科技投融资服务等六大平台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高层次、一体化的全方位服务,加速科技创新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进程。一是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征集渠道。通过有针对性地深入校所调研、组织“双走进、双发布”等方式,形成了征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有效途径。按照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项目和科技成果孵化项目三个层次,构建了动态、开放的科技成果项目储备库。目前,已有935个项目进入储备库。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以项目筛选、转化落地和持续推进为重点,建立了哈工大、哈工程、黑龙江省农科院等7个市校(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集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213项,其中1606项科技成果实现就地转化。同时,深化与埠外大学大所的合作,先后与浙江大学、中科院、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市校科技合作关系,浙江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已落户科技创新城,共有100余项埠外大学大所的最新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三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方式。按照《2014年科技成果转化及招商工作方案》,不断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新途径,开展了科技成果大篷车进区县、农业科技成果展洽会、中韩高科技成果对接会、专利技术对接会、孵化器银企对接会等各类对接洽谈活动30余场次,编制了《2014科技成果招商项目册》,按批次,分别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上海技术交易所挂牌。
二、加大投入,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三、健全政策,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保障。我们积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围绕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从战略导向到具体措施,全方位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了良好环境。二是鼓励自主创新,加大校企研发支持力度。制定《哈尔滨市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的实施细则》和《哈尔滨市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实施细则》,对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进行技术开发和科研试制所发生的费用,可列入技术开发费用,享受有关税收激励政策,调动了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三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增设杰出青年计划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专项计划,创新人才专项资金由300万提升到1000万,建立“产业项目+投入+人才主体”的培养模式,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不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四是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开展专利优势企业培育。制定《哈尔滨市专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专利发展资金,进一步强化专利与产业发展融合。2014年哈尔滨市专利申请量超50件、超100件企业数量均增长20%以上,培育首次申请专利企业100家,全年专利转化运用3500件,其中发明专利转化运用800件以上。
四、园区带动,集聚强大经济发展后劲
科技园区是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我们加速科技园区的建设,以多层次、高起点、大手笔的高端合作为依托,辐射出持久强劲的“动车组效应”。一是加速集聚科技研发创新资源。形成《关于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与高新区共同启动并推进哈尔滨市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已有12个国家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入驻科技创新城,将为推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和项目源头支持。二是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提档升级。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投资25亿元建设了4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广场和14万平方米的企业加速器,实现技术转移、成果推广、国际合作、人才引进和融资服务等各种创新要素集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2014年,全市各级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41户,增长70%;孵化面积达到40.2万平方米,增长14.8%;入孵企业总数达到1515家,增长25.2%。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成功晋升国家级,至此,我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0家。三是加快对俄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以对俄科技合作优势资源为依托,打造国际高端技术研发、企业和项目孵化、产业化培育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促进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向我市转移转化,实现科技资源、人才、项目的集聚,目前,基地已入驻20家单位,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5项,孵化面积10000平方米,成为我市国际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的一项示范工程。
五、强化服务,加强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