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文化
滚动头条:

科技信息成果

农业科技园科技成果溢彩青海高原

时间:2015-01-19 信息来源:不详

   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海,大多数地区是“5月见绿,8月泛黄”。


  对于习惯了一年一茬农耕生活的青海人来说,绿色的夏天宝贵而短暂。而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则让青海人一年四季都能享受“五彩的夏天”。


  田野一片萧条,远山白雪皑皑。11月20日,处在土族之乡的互助农业科技示范园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各样蔬菜青翠欲滴。记者在电子监控室看到,各温室种的菜品、温室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还有生长过程、生长时间、施用的什么化肥农药等一目了然。


  据了解,这套温室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总控、远程监控、农业物流网、病虫害防治及流态监控、温室环境监测五个系统。通过电脑平台可以监测核心区、基地以及51个监控点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及一些数据参数,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监测和调控,以及与基地的互联互动、语音对讲、调度。


  “不但能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让农业生产变得体面了。”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任韩秦如是评价农业科技园区为青海带来的变化。在互助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积看来,园区其实就是集中展示技术的集装组成配套,对农业生产起着引领作用,更让人们深切感受着现代农业的内涵——“高投入、高效益、高产出”。


  据了解,近年来,青海积极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发挥区域优势,立足高原特色产业的建设要求,遵循科技创新促产业、依托产业带农业,紧扣农业促增收的主线,重点推进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开发和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在农业技术组装集成、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取得了一批农牧业原始创新成果,推广了一批农牧业科技新成果,建设了一批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平台,集聚了一批农牧业科技企业,有效带动了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推动了农业新技术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成果转化,让农业“绿色现代”起来


  果洛州地处三江源,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典型的高寒缺氧区。这里除了生长牧草,连树都难以成活。然而,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在州府所在地大武镇建立农业科技园,如今,这片高寒区的土地上不仅长出了绿油油的蔬菜,果洛人还吃上了自产的水果,在园区大棚中种植的果蔬已有18个品种,鲜菜可以四季生产。科技特派员王辉军说:“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果洛也可以自产辣椒、油麦菜、油桃、草莓等常见果蔬啦。”


  与此同时,农业科技园还成了当地的观光旅游地和科普基地,不少祖祖辈辈没见过水果蔬菜生长的雪域老百姓携家带口前来旅游,一些学校也定期组织学生来参观。


  在海东市乐都区蔬菜育苗中心,一些农民正在进行乐都长辣椒的嫁接工作。现场指导的省农科院植保所科技人员咸文荣告诉记者,辣椒的根部选用国外野生或杂交种子培育,接穗是乐都长辣椒,嫁接后可以有效抗辣椒疫病,提高产量。据了解,这一品种已经在乐都推广有7、8年了,每年100万株左右,比常规品种增产35%,发病率从30%降到4%以下。


  目前,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乐都示范园建成设施面积达18000平方米的蔬菜规模化育苗中心,种苗年生产能力突破1亿株,使乐都农业示范园区成为青海省最大的种苗生产基地。截至2013年底,整个园区累计实施项目105项,完成投资8.57亿元,入驻企业19家,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5家,建成面积3350亩。果蔬标准化栽培、蔬菜种苗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已初具规模。


  乐都县百利种苗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兴华介绍,现在每年育苗量可以达到3000万株,可实现乐都蔬菜种苗全覆盖,并扩大至平安、西宁、互助、大通、门源、尖扎等地方。


  近几年,通过重大科技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星火计划等各类科技项目,青海省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行了多方面支持,累计支持农业科技园区项目经费达4025万元。先后建成了春油菜、马铃薯、青稞、牦牛、农产品加工等一批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研发中心,累计实施各类示范、推广及产业化项目242项,开发新产品135个,新品种示范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引导示范,以春油菜、马铃薯、蚕豆等为代表的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特色农畜产品及生物资源加工技术进一步提高,有效提升了产业化水平,推动了绿色现代农业发展。


  省农林科学院和互丰农业科技集团公司联手合作,多年来在互助北山等地进行“青杂”系列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建设,2013年建立了杂交油菜制种基地17560亩,共收获杂交油菜种子约200万公斤,为省内外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油菜良种,实现了农业科技工作的重心下移。“青杂”系列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在整个春油菜区(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推广达452万亩,占整个春油菜区杂交油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推广区农民累计增收4亿元。


  产学研结合,让高原特色产业深度发展起来


  在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乐都示范园,记者看到,几位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正忙着与蔬菜育苗中心进行辣椒品种提纯复壮项目合作。


  以园区作为桥梁,通过政府引导,积极搭建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平台,广泛吸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推广部门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科技特派员参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深入园区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各类技术服务,不仅优化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通过产学研的有效结合,还提升了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了园区科技示范带动功能。


  目前,青海围绕农牧业生产已建立了2个产业联盟、10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发展了136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各地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工作。特别是通过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园区和产业的发展。


  依托省林业技术推广站、省农林科学院及诺木洪农场等单位实施的《柴达木地区枸杞良种选育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通过良种选育研究,选育出了青海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枸杞新品种“青杞1号”,结束了青海没有枸杞自主选育品种的历史,确定了当前适宜青海枸杞产区栽培和推广的优良品种宁杞1号和宁杞7号,通过建立枸杞良种繁育基地,繁育枸杞优良种苗74万株,建立枸杞示范推广基地11000亩。


  依托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青海的沙棘白刺资源高值化利用及产业化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共推广中国沙棘雌雄搭配造林2.8万亩,完成6万亩沙棘白刺林基地的抚育和建设,开发新产品10项,生产新工艺4项,通过15项科技成果和25项发明专利的集成与产业化,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果汁类、果酒类、果粉类、保健食品类及中间体五大类30多个产品上市,与资源区的3413个农户签订了沙棘、白刺资源保护、补栽、采收协议,支付农牧民原料收购款4750万元,实现了产品出口创汇3365万元,产值达到265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青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正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增加农业综合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形成了一批以设施农业、牛羊育肥、农产品加工、优良农作物种业等特色产业,在带动农业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产业链带动,让农牧民生活富起来


  从前,在脑山、半脑山地区,种植大田作物如油菜、马铃薯、小麦等,一亩地一年的收入也只有五、六百元钱;现在这里则种上了树莓,一亩地产量1000公斤左右,按收购价每公斤10元算,收益可达1万元。


  树莓适宜高原冷凉气候,口感好、品质好、产量高,目前推广面积已达3万亩,互助县的林川、塘川、北山等地都有种植。互助农业科技示范园莓类小浆果工厂化育苗中心积极开展新品种树莓种苗繁殖,并通过树莓基地建设来选育推广适应性强的树苗新品种。从育苗中心把树莓种苗免费提供给农户,到从农民手里收鲜果,再到提供给园区企业进行饮料、果酒、果脯等的深加工,如今,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树莓产业链。


  互助农业科技园区的互丰农业科技集团公司,通过和省农林科学院联合,采取“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开展杂交油菜制种、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建立年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500万粒左右,建设马铃薯原种基地0.5万亩,一级种基地近5万亩,生产低代脱毒种薯10万吨以上,可满足50万亩以上的马铃薯二级种薯及商品薯生产用种,农民新增纯收益1.5个亿以上。同时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深化加工等延伸产业链条、建立风险基金、最低保护价收购、返利及合作组织等多种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通过集聚一批农业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得以改变;通过有效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化生产,推动了农业资金投入的转变;通过吸引科技特派员等投身推广农业科技、转化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农牧民的劳动素质。


  目前,青海省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建成核心区面积达到6.04万亩,引进各类新品种、新技术247项,园区累计完成投资89.5亿元,核心区入驻企业218家,核心区年产值已达90.71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园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742元,较园区外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53元,园区培训农牧民8.5万人(次),园区就业人数达7.2万人。


  3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成核心区面积达到12.67万亩,引进各类新品种、新技术126项,省级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9.5亿元,核心区入驻企业191家,核心区年产值已达16亿元,园区培训农牧民15.4万人次。农业科技园区在应用推广农牧业先进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和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