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检验检疫局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喜看硕果累累时
——深圳检验检疫局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陈秋莉 陈 勇
3大类55项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成果交流11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评估会12次……“SAAS口岸卫生检验检疫系统”、“NFC新型集装箱防伪溯源体系”、“新型诱蚊产卵器”等5项成果成功推广转化,累积转化收入达320余万元……盘点今年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绩,深圳检验检疫人喜上眉梢。
以提高科技监管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为主线,将成果转化工作与提升检验检疫把关服务能力结合,从源头立项、研发合作、机制探索、管理服务等方面努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深圳检验检疫人破解质检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难题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
搭好平台百花齐放
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而质检系统科技成果由于体制机制、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的局限,推广转化难度更大。
深圳局的自主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由深圳市检科院统一负责。在“积极、开放”的大思路下,检科院主动思考,瞄准国家和深圳新型战略产业、质检业务需求,深入开展检验检疫相关行业自主科技创新和应用工作,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制度,着力搭建一个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产学研合力的转化平台,涉及生物科技、物联网、电子商务、口岸通关等多个领域。
多年艰苦研发,如今破茧成蝶。两年多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让深圳市检科院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6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同时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有热情、有能力的科技人才,投身到质检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事业中。几年来,深圳市检科院共签约聘用科技人员135人,成果转化范围越来越广,品种越来越多,如今,大量科技成果已成为推动深圳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利器:3月,深圳盐田、蛇口、沙头角等口岸所有涉及原木进出口检验检疫的业务一线部门开始使用MJ-I型木材害虫声测仪成果,并融入深圳口岸常态化检测工作中,成为检验检疫实验室检验的常规方法之一,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5月,新型诱蚊产卵器在深圳11个口岸全面推广使用,使深圳口岸蚊媒检测工作布放更容易、监测更高效。
化雨落地博得“头彩”
一项项新技术、好项目不断涌现、夺人眼球。今年,深圳市检科院成功迈出了自主科技成果跨省推广转化第一步,科技成果在省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月,深圳市检科院在多年研究开发RFID、NFC(近场通讯技术)应用技术基础上,成功为江西检验检疫局开发转化一套基于NFC技术的新型集装箱防伪溯源体系,由于该系统拥有加密防伪、支持离线溯源、成本低等应用价值的技术优点,在江西省出口农产品“直通放行”模式中得到普及推广,并获得使用单位的好评。
7月,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在福建、厦门检验检疫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新型诱蚊产卵器科技成果推广交流活动,由于新型诱蚊产卵器具有布放容易、监测高效、比国标先进并与国际接轨的特点,得到福建、厦门两局认可,并签订了相关成果采购订单。如今,该项技术已在福建、厦门、珠海等地检验检疫局使用。
科技为媒强强联手
科技成果与企业、院校实现直接对接,“院企结合”、“产研用结合”的转化新思路,赋予了深圳局各项科技成果更广阔的前景。
4月,检科院与清华大学下属北京辛耕普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口岸出入境人员及行包核与核辐射有害因子实时视频定位跟踪监控系统,成功解决了人流量密集口岸传统通道式核辐射监测设备客流通过率低、报警后难以锁定嫌疑对象等问题,提高了辐射检出的效率和准确性,深圳口岸成为全国首个开展核辐射实时视频定位监控的国境口岸。
8月,检科院通过与广州军区总院合作,首次在系统内研制成功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自动读取仪,取得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光探头自动判读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这也是在质检系统范围内,首次成功将光探头自动判读技术和无线实时接入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和检验检疫的现场快速检测中,成为提高口岸快速通关能力,提高检验检疫服务水平的又一有力工具。该仪器还可推广到食品安全监管、疫病防控、环境监测等诸多民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9月,深圳市检科院与深圳市研迅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自助缴费与发票打印设备成果转化,能有效提升口岸通关服务的科技含量、优化服务环境、节省人力成本,大大方便群众办理手续,减少各种排队现象,为检验检疫口岸24小时货物通关打下基础。
目标已经确定,宏图正在展开。在中国质量(北京)大会“质量、改革、创新”思路的引领下,深圳检验检疫人正阔步走在自主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大路上。《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