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加快推进成果转化 积极探索建设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
近年来,德清县在省委省政府、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要精神,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技“八倍增”,大力深化“政产学研金介用”的“新德清模式”,突出创新资源集聚,建设技术成果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建设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全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贡献科技核心力量。
一、围绕建设科技大市场,推动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先行先试
1、建立政策引导倒逼机制,探索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围绕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叠加科技及涉企部门的政策效应,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出台《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工业强县若干意见》,明确将财政性奖励给企业所有资金和高新技术企业当年享受的税收额的“两个50%”须用于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激励倒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再投入,促进转型发展。同时,建立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土地、能耗及水、电、排污、信贷等资源要素,对企业实施差别化配置,并推出环保重点监管、差别电价水价、加收排污费、取消土地使用税收优惠政策等“组合拳”,倒逼占地多、能耗高、排污高、产能低的企业主动寻找科技成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转型升级。2013年,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R&D)占比为2.49%,比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
2、实施“企业创新服务券”,转变科技管理方式。为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围绕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努力探索科技管理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放大政府性扶持的绩效,实施“企业创新服务券”制度,使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培育从原来的对企业项目单一支持转变为通过购买、委托服务等形式的“一对多”扶持。整合发改委、经信委等多部门涉及的企业创新扶持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出六大类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券,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券支持企业购买引进科技成果,并实施产业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专利服务券对企业申请专利提供免费代理服务,鼓励企业积极创造、申请、运用、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投入券发挥政府性奖励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再投入。主体培育券用于培育各级各类科技企业,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委托服务券主要由政府委托入驻技术市场的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科技金融券主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创新产品对试创期、初创期、成长期、上市辅导期科技企业实现金融全链条扶持。
3、探索成果转化的路径机制,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德清作为省科技厅批复的全省唯一的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立足先行先试。选择生物医药产业,围绕成果发现、加工、交易、实施四大关键环节,探索成果转化机制,打通成果转化的路径。围绕科技成果发现,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大企业大集团及上海技交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围绕德清的三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主动征集遴选一批最新科技成果,建立可供交易的产业成果池,同时摸清企业的转型需求,增强成果发现的内动力和对接效率;引进一批带动性大、支撑力强、具有标志性的科技大项目,增强成果带土移植成活率。目前,已成功引进科技成果招商项目45项。围绕科技成果加工,成果加工是成果转化路径中最关键、风险最大的环节。围绕市场需求导向,如何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专利成果甚至是基础性的发现通过建立模型、研制设备、小试、中试、技术评价、价值评估、市场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法律、资本分析,把科研成果转化试制为新产品、新设施,这一环节风险大,是企业和院校双方不愿做,也做不了的环节。这需要政府的引导支持,通过市场化运作的科技中介服务来完成。目前,德清已建立了专利运营中心、科技成果评估中心和中试基地等市场化运作的科技服务机构,将国内外生物医药的专利成果进行加工、分析、测试、再研发,制定成果转化的商业计划书,绘制贴近市场的新产品路线图。围绕科技成果交易,由于技术成果是一种特殊商品,对经过再加工后,可供交易的有效科研产品成果,推介营销、洽谈、交易是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一方面,通过建立科技大市场,搭建线上线下的成果交易平台;另一方面,培育一支懂法律、懂政策、懂技术、懂金融,且具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的技术经纪人队伍,连接成果供需双方,通过个性化的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对接。同时开发网上交易工具,开展拍卖活动,提高成果对接、洽谈、交易的有效性,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移。围绕科技成果实施,充分发挥乡镇、高新区、科技新城、工业园区等平台主阵地作用,规划建设产业化基地。目前,已规划X平方公里的地理信息及1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成果产业基地。同时,探索建立前端中试苗圃,末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中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孵化培育模式。2013年有81项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化;今年新增科技合作项目28项,合同金额达到3970万元。
二、围绕健全技术市场功能,探索建设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
1、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全方位服务。由于德清县域没有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企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为此,通过建立技术市场,加强与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共建,将技术、专家、人才、信息、咨询、评估、检验检测、法律、金融等服务延伸到技术市场,为县域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已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计算所等6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成果转化中心;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共建了德清创新驿站;国家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委会在德清设立了工作站;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合作开发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的信息平台服务也延伸到德清技术市场,建立了德清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德清服务站、科学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德清服务站,实现成果、专家、文献、专利等资源共享。已收集和发布成果专利信息26199条、专家信息55665条、高校院所信息33999条、技术需求868条。同时,网上可供交易的专利成果池和企业的难题需求池实时进行对接,推介成果匹配专家。还引入科技代理、知识产权服务、技术登记咨询评估服务、科技金融及投融资服务,以及专家人才等中介机构10多家进入技术市场,努力打造全方位的服务链。
2、构建交易平台,实施常态化对接。按照“服务模式创新,资源广泛集聚,技术交易活跃”的要求,构筑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网上技术交易平台。采取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开通“创新德清”手机微信、利用手机APP等自助式移动终端服务平台,打造技术交易的高速通道、中心枢纽,形成辐射效应。建立线上成果展厅和线下成果超市,开展线下专题合作对接,举办在线洽谈和成果拍卖等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对接洽谈交易流程的连接。同时,通过线上的评估宝、交易通、支付宝等工具的开发,线下技术专业经纪人队伍培育,实现技术需求线下排摸征集、成果专家线上遴选匹配;技术合作线下一对一对接洽谈,成果交易线上一对多拍卖的线上线下互动的常态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目前在积极推进供需双方三种方式的成果对接:一是由需方提出技术难题,与供方的专家人才进行对接,经过洽谈签约,合作解决难题、开发成果实施产业化;二是需方提出明确的转型方向,与供方现有成果进行匹配,由第三方对现有成果进行评估、推介、营销,需方购买实施产业化;三是受技术供方委托,对供方现有科技成果进行评估、推介、营销,形成供方以技术入股,引入股权投资机构占大股的新的联合,由需方实施产业化。2013年,网上技术合同登记64项,合同成交金额4526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网上成交3700万元。
3、建立专业队伍,实现全过程传导。网上技术市场的生命力在于整个组织服务体系中的末端企业用户,建立前端有省级网上技术市场平台,中端有各县(区)特色产专业技术市场平台,末端有承接技术、专家、成果产业化的企业的立体式科技市场格局。我们围绕德清的产业转型、成果转化的实际,建立德清成果交易市场,围绕用好前端的成果、专家等资源、建好末端企业用户市场这两个重点,搭建省网上技术市场(心脏)—县、区技术市场(动脉)—县域科技型企业(毛细血管)的组织体系。而要让每条毛细血管通过全过程传导输送养份动起来的关键,要靠一支技术经纪人队伍。我们将积极培育一批成果转化专业型、职业化的人才队伍,通过引入和培育技术经纪人,特别是建立技术经纪人的激励机制,切实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中间瓶颈,提升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近期将按照省科技厅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技术经纪人专业培育,提升技术经纪能力水平。
4、政策扶持推进,建立市场化机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共同参与、共赢合作”的原则,我县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德清浙科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有限公司,承担网上技术市场的运营和管理。网上技术市场的平台建设、交易工具开发先期由政府投入,初期运行管理由政府购买服务及成交额绩效奖励来维持。同时,积极探索营运公司通过会员加盟、成交项目收益、技术咨询服务、业务拓展等营利模式,最终实现真正的企业化运作。强化政策保障,除县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外,还将专门出台网上技术市场的政策意见,强化对网上技术市场交易、产业化项目实施和科技中介服务技术经纪人的专项政策激励。
三、围绕技术交易成果的实施,强化科技金融的“全链条”扶持。
无论是技术人员带成果创业还是企业转型承接成果转化,都经历成果中试、孵化、初创、成长等阶段,各阶段都有不同特点,但都有资金需求,为此,强化科技金融的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扶持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支撑。
1、“无偿资助+跟进贷款”扶持,为试创期企业提供“开办费”。针对处于中试孵化,以及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携成果创业的试创期企业,由于尚未形成产品的销售,风险较大,银行及投融资机构都不愿给予融资贷款,我县通过政府设立种子资金、人才资金等资金的无偿资助,带动银行跟进贷款形式,解决试创期企业的“开办费”难题。今年制订修改《德清县科技创业种子资金管理办法》,将种子资金规模从原来每年500万元调整到每年2000万元,以无偿小额资助方式,提供10—50万元启动资金;以微利周转方式,委托银行发放50—200万元周转资金,利率以银行同期基准利率为基数下浮30%;以偿还性使用方式,给予100-300万元引导资金,由银行按种子资金2—3倍的额度跟进贷款。
2、“科技资源+信用贷款”扶持,为初创期企业提供“发展基金”。针对创业时间不超过3年,年销售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的创新活力强的初创期企业,虽无土地厂房等实物资产,却拥有专利、技术、新产品、科技项目等科技资源,通过与科技银行合作,以科技资源为引导、抵押、保证,创新金融产品,设计多种信用贷款类产品,形成“科技资源+信用贷款”的扶持,为初创期企业解决“发展基金”。已推出“小微信用贷”、“专利质押贷”、“种子贷”、“项目贷”、“成果贷”等系列创新产品。通过共建风险池为小微企业提供300万元以下信用贷款;利用科技项目补助资金的质押,给予项目资金2—5倍的配套信用贷款;利用专利等无形资产质押,给予专利质押贷;对实施成果转化企业,根据购买技术成果的投入给予不超过2倍的配套贷款,有政府资金扶持的再给予2—5倍配套贷款,进一步放大了科技资源及政府性扶持资金的作用,更好地支持企业创新创业。
3、“财政引投+基金创投”扶持,为成长期企业提供“资本积累”。针对成长期企业要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中银行贷款保障难的实际,积极发挥科技金融的协同作用,统筹财政资金安排,以政府性资金作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解决成长期企业的“成长烦恼”。目前已出资1000万元和2500万元,设立规模各1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分别投向科技型企业和芯片产业园企业。同时,还设立1亿的科技信贷引导基金和1000万元的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公共财政资金引导,充分吸引创业风险资本来我县开展风险投资,为成长期企业提供“资本积累”。目前,我县已注册落户创投公司88家,对这些投资机构给予政策扶持。
4、“共培育、共扶持、互促进”,科技金融共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针对高效益、高产出的企业,加快培育企业积极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