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文化
滚动头条:

科技信息成果

成都市工商联关注民营经济调研科技成果转化

时间:2015-01-19 信息来源:不详
    2014年,成都市工商联组织撰写的《成都市2013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完稿;《关于加快推进成都市民营企业上市进程的调查研究》、《蜀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关于成都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和建议》等11个调研课题基本完成初稿。

    连续两年,成都市工商联提交的《关于在成都探索建立民营银行的建议》和《关于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被列为本年度成都市政协重点提案。

    2014年2月,成都市工商联《建好居民身边的“菜篮子”——关于鼓励民营社区便利超市参与蔬菜直销的建议》进入社区试点落实阶段。

……

    这些民营经济的研究、提案、建议都是成都市工商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成果。取得这些成果得益于2013年成都工商联创立的调查研究新机制,通过这一新机制,成都市工商联强化基层调查和理论研究,从而极大提升了建言献策的“含金量”。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成都市工商联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有的进入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视野,被党委、政府采纳;有的获得了全国工商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有的直接进入实施阶段。

    深入基层服务大局

    注重研究的前瞻性、监测性

    在新形势下,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工商联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将新时期工商联的重大使命落实到具体的经济工作当中?成都市工商联领导班子认为,工商联要有大局观,一方面要深刻领会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经济大局部署,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准确把握当地民营经济发展大势,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肯綮。

    今年上半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川省、成都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促进成都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市工商联按照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下决心消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以下简称“三门”),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指示,对影响成都民营经济发展的“三门”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形成了《关于成都市“三门”问题调查报告》,报告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推动成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

    成都市工商联一位负责人表示:“切中肯綮的关键是要深入基层,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情况,将服务大局落到实处;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基层所想,谋基层所虑,解基层所愁,传基层所盼,才能凝聚民营经济正能量,引领‘两个健康’发展。”

    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成都市工商联还提出,有关民营经济的调查研究既要重视研究解决当前问题,同时更要注重调研的前瞻性、预测性、监测性。

    成都市工商联近日首发的《成都市2013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正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它是成都市工商联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11号文件”)的重要成果。

    在该报告的形成过程中,成都市工商联利用工商联基层组织以及商会组织的网络收集大量素材,深入基层,通过调查问卷、开座谈会、走访企业等方式掌握民营经济一线的基本情况;与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统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等部门密切互动,收集信息;借助专家、学者等外脑智库力量,在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首次全面、准确地总结研究了2013年度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轨迹和经验。该报告还从国家、四川省、成都市以及区县等层面全面阐述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机遇,并针对当前一个时期成都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为成都打造西部民营经济“新高地”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

    再如,成都市工商联今年提交的《关于在成都探索建立民营银行的建议》、去年提交的《关于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提案均被成都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充分证明了成都市工商联正确把握大局、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的实效。两个提案所抓的,都是民营经济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这些提案不仅对那些能解决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建立新机制实现新常态

    从纷繁的现象中抓出问题,在解剖问题中找到解决之道。这是成都市工商联完成调研工作的完整的链条。为了构建好这一链条并使之发挥出高效率,2013年以来,成都市工商联建立调查研究新机制,并在参政议政的实现机制上有所改进和创新。

    成都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11号文件精神,加强与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成立了成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这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尚属首次。

    去年,成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组建了9个重点调研课题组;今年,成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又成立了11个调研课题组。

    在新的调查研究机制下,成都市工商联大力整合资源,将系统内的各种调查研究力量、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以及外部智库研究力量整合在一起,成功推出了一批调研成果。

    今年年初,为了建立起常态化调研机制,成都市工商联向各区(市)县工商联、各直属商会以及机关各处室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工商联系统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市工商联系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完善调查研究工作机制,围绕中心,选准课题,积极建言献策。

    在创新自身工作机制的同时,成都市工商联还积极发挥组织优势,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调查研究创造条件。

    工商联是团结、凝聚企业家人大代表、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的“娘家人”。为了发挥代表、委员在人大、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成都市工商联积极引领代表、委员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升他们参政议政质量。目前,该项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运作,效果显著。

    成都市工商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成都市工商联推荐的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成都市工商联推荐的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调研、考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贯彻意见》、《成都市工商联关于加强社情民意报送的通知》等,使代表、委员的联系工作、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社情民意信息的报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以去年为例,成都市工商联组织工商联界别市政协委员与市国税局、地税局举办“营造公平税收环境争做优秀纳税人”专题协商会,对优化成都市纳税服务、创新税收征管、营造公平税收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成都市工商联组织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参加市政府每季度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去年共有101家民营企业参会,企业家提出了包括财税扶持、行业发展、土地、市场拓展等11大类209条建议,年底调查显示,企业满意率达到96.8%。

    今年,截至6月10日,成都市工商联组织全国人大代表撰写、提交建议2件,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撰写、提交人大建议10件,政协提案43件(含集体提案6件),累计收到并向成都市政协报送了社情民意信息103条。

    狠抓落实积极推动成果转化

    成都市工商联领导班子认为,开展调查研究不是搭“花架子”,而是了为了切切实实地改进工作,从实践中来,还得回到实践中去,必须要在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有所作为。

    去年,成都市工商联开展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对策”、“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建立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长效机制”等9个重点课题调研,调研报告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等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相关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纳;并在《中国发展观察》、《人民政协报》、《中华工商时报》刊载。

    今年年初,成都市工商联认真总结经验,专门制定《关于加强全市工商联系统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果转化,明确要求通过调查研究,号准民营经济发展的脉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成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今年组建的课题组主要有:《关于加快推进成都市民营企业上市进程的调查研究》、《蜀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关于成都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和建议》等,其中,《成都市2013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报告》被成都市委督查室列为2014年工商联机关特色目标。目前,这些课题都已基本完成,为下一步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成都市工商联承办了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317号提案《加强重商文化建设重塑蜀商辉煌的建议》,工商联积极开展提案办理协商,对提案进行了仔细分析研究,与发改委、经信委、人社局、国土局、科技局、地税局、金融办等协办单位积极沟通协商,多次与提案者电话、走访联系,回复结果得到了提案者充分肯定。成都市工商联还就第392号提案《在政府加快简政放权中积极发挥商会组织作用的建议》提出了协办意见,回复了有关单位。

    《建好居民身边的“菜篮子”——关于鼓励民营社区便利超市参与蔬菜直销的建议》得到市长葛红林高度重视,目前,相关部门以及民企正在抓紧落实,在成都市武侯区开展了试点,重点服务70岁以上老人。

    成都市委11号文件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力争成都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对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保持65%以上。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要求,成都市工商联领导班子表示,今后更要加强对成都市经济发展动态、热点问题的前瞻性、预测性、监测性研究,多出高质量的重点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要继续探索参政议政实现机制,加强与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的联动,共同开展调研考察、界别活动,组织委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真知灼见的建议、提案,不断提高建言献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蓉萱)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