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每当盘点那些躺在核心期刊或者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时,总能听到许多无奈的叹息:距离市场还有最后一公里。
目前,广州的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哪些问题?作为科技力量发源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如何激发它们持续喷发出创新的活力?地方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针对这些问题,南方日报邀请了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国军与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高级经理崔鹏与读者一起探讨。
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勤 刘茜
实习生 郭淞冰
源头
创新活力从哪里来
南方日报:广州全市拥有80所高等学校、20所中央属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机构,70所省属科研院所、62所市区属科研院所。如何激发这些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
樊建平:创新的话,至少思想要自由,如果脑子里面有很多条条框框,那是很难创新的,因为创新就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我们现阶段的创新能力在世界上不是顶级水平,十三亿人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不能叫世界一流。
美国的大学也非常多,大概有三千多所,但是美国研究型的大学不到一百所,人类发现新知识,基本上都是在顶级的大学。高等学府,首先是要培养人才,现在的高校很多是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公民,不是为社会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因此,谈创新,高校的教育理念要转变。
张国军:要激发大学的创新活力,要下的功夫很多。比如说对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或者职称评定只看重学术论文,不是很重视实践。但是,现阶段我国要激发创新活力还需要解决经济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既有理论研究的东西,也需要实践。在我看来,高校还要多鼓励老师们参与到创新实践工作中来。
其实,现在高校的学生还是有很多创新想法的。高校更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将想法变为现实的平台,既有良好的创新氛围,还要提供技术支撑、资金支持、创业辅导等“保姆式”平台。
崔鹏:我们公司平时和高校互动算比较多的,我们会和华南师范大学的计算机学院合作,联合申报一些围绕公司业务方向的产学研项目。
我认为要激发高校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尤其有些科研项目,由企业发起需求,高校提供技术支持,最后研发成果出来之后,企业负责成果的转化。也就是说,企业把一些研发的项目外包给高校,让高校接触到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不是闭门造车。
其次,人才培养很重要。企业也可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向高校提一些实用性的人才需求。因为企业是走在产业前沿的,最能接触到产业核心,最了解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以高校的老师,不管是教授还是专门负责科研的老师,都可以跟企业多互动。我们发现,很多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也未必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思考
科研成果转化难症结何在
南方日报:与国内一些地区相比,广州无论是科研经费投入还是科技成果转化还有着一定距离。在您看来,科技成果产业化遇到了哪些问题?
樊建平:广州应该着力完善自己的科研创新体系。广东的经济很发达,GDP按一个独立国家看大约排在全球第20位,超过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广州作为广东省会,汇集了广东最优质的“智力”资源。但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却远远低于这些国家,在GDP、人口、土地面积都很有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也非常高的情况下,为什么在创新水平这一块差距那么大?这个是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崔鹏:科研经费投入并不是衡量科技水平的唯一标准,还应该从知识产权数量,科研从业人员数量,包括科研的规模等等方面综合来考虑,这样才能评价这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问题也不能单单从科技研发这个单一的角度去考虑,因为每一个科研项目背后必然有一个行业属性,比如说互联网,需求软件类的研发或者芯片类的研发,或者生物医疗类的,在DNA方面有一些研发的方向,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色。
张国军:其实,这些问题,广州的相关部门也都已经意识到了。例如,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新型研发机构运营经费也不足,科技资源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经费投入相对偏低,科技经费、资助经费增幅不大,支持高校创新活动不够;科技中介机构不发达,科技及产业与金融结合不够,创新成果转化不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动力不足,发挥作用不够,缺少大型有影响力的领军型科技企业;法治环境仍较薄弱,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创新生态环境亟待改善,高端人才聚集不够等。
南方日报:如何解决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
樊建平:“两张皮”现象出现的根源可能在科研本身,科研在早期立项时没有考虑任何的市场需求造成的,这方面应该交给市场机制去调节,不应该由政府花太多精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华为在全世界设立了几十个研究中心,广州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像华为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切实可行的技术。
所以说“两张皮”现象的根源可能是科技成果本身就不可转化,盲目转化有可能失败。转化的环节应该交给企业去做,如果项目非常有前景的话,企业自然会主动做、抢着做,这就是市场在配置资源。如果项目本身就没有发展前景,企业是不肯做的,政府也没有必要投入资金扶持这个项目了。
因此,科技研发的课题一开始就要瞄准市场,如果不瞄准市场,没有很明确目标的话,就很难转化成市场切实需要的产品。
张国军:这个问题我觉得要正反两方面看。一方面来讲,目前确实存在“两张皮”这种现象;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认为现在某些没有持续突破的项目没有价值。
很多时候,过于看重两类成果。一类成果是从零到一的,突破性进展,是从无到有的;还有一类就是从一百到一万,就是持续性改进的成果。美国人可能比较喜欢创新,但是德国人、日本人会对很多产品进行持续性的改进,很多东西可能不是他们做的,但是他们会把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贴近市场需求。
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首先是确实存在这种情况,科研的选题不贴近市场;还有一种可能,贴近市场的选题有一个原始突破到最后跨越的漫长过程,我们需要有耐心,去接受这个过程。要有一个长远一点的眼光。
崔鹏:以互联网行业为例,用户需求是决定产品发展方向的根本,所以我们的需求导向在互联网研发里面是非常重要的。研发这一块需要很大的容错率,互联网需求变化很快,很可能产品研发出来之后,用户的需求变了,产品可能就失败了,我们必须对产品进行改良。但是这种失败我们是允许的。
我希望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协调,广州现在由科创委负责科研方面的工作。科创委是一个科技部门,所以站在一个纯粹研发的角度,可能还需要工信委,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一些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同时这些政策之间有很好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出路
政府用心“搭台” 企业认真“唱戏”
南方日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应怎样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樊建平:政府应该起引导作用,在市场不灵的地方应该由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并且引导科技创新的大方向。但是,具体的转化由企业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来操作,政府不应该干预。
张国军:我认为政府在创新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构建环境,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创业者。比如说有些地方在建设科技服务中心时,会让政府控股的公司去建设,然后通过这个机构盈利。现在很多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可能都存在这种误区,用自己的控股公司去办这样的服务机构或者孵化机构,希望能通过这种模式快速地获得科技创新的回报。
我认为政府的作用是促进一个科技创新、产业化的良性大循环。通过整体环境的营造,去支持创新创业,帮助企业实现快速成长。而不是政府参股到企业里去,等公司上市以后获取多少倍的回报。政府应该跳出来,做一个创业环境的营造者。
崔鹏:企业处于不同阶段,对政府在创新体系里面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现阶段政府应该搭建平台,将科研成果和社会资本联合起来,让社会资本进入科研转化的过程中,鼓励社会资本和科研成果的对接,做好两者的平衡。
在平台搭建完成后,政府更多的是要去服务、催化,小型企业在研发中可能更需要资金的支持,政府未来可以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科研取得成果后,希望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这对企业有很好的激励作用,也能帮助企业开展下一步的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