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文化
滚动头条:

科技信息成果

“以科研成果论人才”是风向标

时间:2015-09-06 信息来源:烟台晚报

  广东科技人才的职称评定将从“重论文、重科研项目”向“重科技成果转化”转变。近日,广东省人社厅和省科技厅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改革科技人员职称评价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只要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并成功实现转化,即使没有论文,也有很大机会申报正高职称。(9月1日《南方都市报》)


  从一定意义上讲,论文代表着一个人的工作水平和业绩,将其作为评审中、高级系列职称的硬性指标之一,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将论文作为评定职称的唯一尺度,这种单一的人才评价标准有失公平。相当一部分科技工作者埋头攻关,潜心钻研,尽管成就斐然,却因为拿不出像样的论文而无缘高级职称。钟南山院士认为,论文并不等同于科技创新,很多科研单位、高等学府把论文作为创新的重点,把在著名科技杂志发表的论文当成是创新和产出的理念是错误的。


  重论文而轻应用导致的消极影响是很多科研人员为撰写论文所累,无暇将精力放在科研创新上。写好论文就可端上“金饭碗”,有了科技创新成果,却可能连个职称“名分”都没有。就个人来说,为了撰写一篇空泛的论文而费尽心力,却不能将聪明才智运用到科研创新中去,显然是智力浪费;对国家来说,重论文而轻应用,也无益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将论文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定的硬门槛还带来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制造了华而不实的论文泡沫:中国学者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发表量近年来呈现激增趋势,我国的科研论文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优秀的论文却凤毛麟角。


  广东科技人才的职称评定从“重论文、重科研项目”向“重科技成果转化”转变,其现实意义就是对“论文至上”单一人才评价标准的纠偏,以更为现实而灵活的多元人才评价体系取代“以论文论身价”的僵化模式。广东此举将极大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致力于科技创新的潜力和活力,鼓励其将主要精力用到科研实践与成果转化上,从而推动科技进步,增进民众福祉。这种人才评价体系的导向性变化对于人们的人才观念和人才评价机制的改变,具有风向标式意义。特别是在倡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潮流的背景下,人才职称评定重科技成果转化,将极大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人才基础。


  希望更多地方向广东学习,积极探索将实际效益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多元人才评价机制。


相关新闻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