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滚动头条:

社会新闻

成都市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举行 与会代表建言献策

时间:2020-08-24 信息来源:四川新闻网

8月23日,为期两天的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成都举行,约500名来自成都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与。

  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美好生活?未来如何推动科学普及?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工作者如何贡献力量?围绕上述问题,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现场对话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领域参会代表。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主任江建平:

  成都有实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大会现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主任、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会长江建平说,我国科技力量并非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成都本身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科技推动力量明显,这决定了成都有实力建设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那么,成都如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江建平认为,顶层设计是关键。“成都作为国际大都市,一定要用全球眼光去进行顶层设计。”他提出,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优势互补,在进行顶层设计时,除了将成都地区所辖优势资源进行整合,还需考虑拓展新的生长点。

  顶层设计之外,打造一个国家领先的创新研究平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也至关重要。

  此外,江建平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提出成都可以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的作用,以此更好地进行生物资源的保存和深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保存有诸多层次,与建设普通公园相比,致力于活体保存的动植物园本身,就可以大大提高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品位和质量。”

  在科普方面,江建平认为,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不亚于科技创新本身。为此,他建议科普组织可以将辖区内从事科研、科普教育推广的人才队伍进行摸底调查,弥补当前科普在学科、人才方面的薄弱环节,平衡活动区域内资源,以此推动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

  成都和同易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琛:

  成渝可以在生物医药领域优势互补

  2018年,成都和同易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民盟科技工委副主任黄琛与川大华西及成都医学院的科学家共同创立和同易创,投身于生物医学成果转化及生物医学大数据应用和推广。去年,和同易创研发了全球首款甲状腺分型诊断试剂和试剂生物原料,该项目获得2019年创客中国大赛四川赛区企业组第一名,目前已完成临床评价,正在申请批文。

  今年1月,和同易创启动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项目,在成都市科技局的项目资助下,与成都医学院、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合作,2月14日就完成了新冠快检试剂盒的临床评价,目前该项目已得到欧盟认证。

  黄琛认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成都具备很大优势。“四川医学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及生物医药企业众多,成都也正在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造全产业链条及多维度融合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黄琛介绍,除了成都医学城三医创新中心、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外,去年年底,四川成为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的试点省份,以前科学家只能一次性将药品、器械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给厂家的“一锤子买卖”,将彻底得到改变。

  乘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红利,和同易创已将业务延伸到重庆。黄琛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与重庆某医药集团合作,该项目药材主产区在重庆,但加工在四川。“成渝可以在生物医药领域进行优势互补,以此形成新的生物医药产业能级。”

  另一方面,黄琛认为,四川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人才优势不亚于沿海发达地区。“只要政府将营商环境做好,持续不断引入人才并进行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未来,成都或将出现更多生物医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英:

  成都携手重庆 未来将在西部地区形成强大科技磁场

  “成都宜居的城市属性,对科技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英认为,对标其他城市,成都发展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四川是高校、科技院所的聚集地带,本身科技人才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成都携手重庆,在产业上进行优势互补,未来将在西部地区形成强大的科技磁场。”

  针对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曾英也提出建议:“成都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方面可能需要进一步创新,在科技成果的长期使用权上,应予以充分尊重。”

  地质灾害等学科是成都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曾英表示,未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都理工大学将做好基础研究的“最先一公里”,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的“最后一公里”,在以地质灾害为代表的一系列优势学科的科技成果技术原始创新研发和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方面,做出成都理工大学应有的贡献。

  “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人才,我们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向来都有不甘人后、勇于攀登的智慧和勇气,也有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风格。”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方面,曾英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应秉承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聚焦国家最新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在重点领域和“卡脖子”的问题上下功夫,以时不我待的姿态做创新创业的弄潮儿、科技创新领域的领跑者,促进科技普及。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彭祥萍 报道

相关新闻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