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滚动头条:

社会新闻

从省级新区看发展公约数 四个新区先后获批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0-12-25 信息来源: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现瑞

绵阳科技城新区是四川年内批准同意设立的第四个新区。在宏观形势严峻复杂的2020年,四个省级新区先后获批设立,意味着什么?

时间与节奏

2月18日,宜宾三江新区获批设立。4月28日,成都东部新区获批成立;7月24日,南充临江新区获批成立。也就是说,在这5个多月里,平均一个多月就有一个省级新区获批设立。

为什么要设立省级新区?4月26日召开的省级新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现场会上,省委书记彭清华对此专门作出深入阐释。

他指出,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决定重点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中心城市,根据实际需要,适度有序布局省级新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这是事关四川发展长远和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利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城和全省经济副中心;有利于建设高水平开发开放平台,加快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有利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选点与布局

四个新区,分别设立在宜宾、成都、南充和绵阳。从位置看,位于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

为什么会在这些区域?四大省级新区分别位于全省经济总量第一、二、三、五的城市。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同时明确了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7个区域中心城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而四大省级新区有三个落在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副中心”城市的“种子选手”。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于经济副中心作出更加明确的“圈定”: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分别形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两相对照,在上述城市设立省级新区,就是要赋予这些地区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让这些具备发展基础又有良好发展势头的城市乘势而上,更上层楼。

定位与路径

省级新区建成什么样?我们不妨从批复的文件中一窥究竟:

宜宾三江新区将构建“两区一廊一新城”的空间布局,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长江绿色生态走廊、滨江山水新城。

成都东部新区定位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

南充临江新区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产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嘉陵江流域绿色发展引领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合作新高地。

绵阳科技城新区要努力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和国家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区。

简单找个“公约数”,就可以发现四大省级新区的一些共同点。

第一,创新。这就是说,新区建设不能走老路,要探索新路径;第二,成渝。这是从发展方向来说,要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三,绿色。四大省级新区都强调生态建设,这表明省委高度重视绿色发展,要避免因大开发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关新闻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