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约的“北京生物”,为啥换了“成都生物”?权威解答这里看!
如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成都有序推进,但最近有的市民发现,自己原本约的是“北京生物”产的那种,兴冲冲赶到现场时,厂家名字里却冒出个“成都生物”。于是不少人产生疑惑,这到底是医生搞错了?还是系统出了问题?对此,市卫健委给出了权威回应:别担心,你打的新冠病毒疫苗可能是北京生物的“孪生兄弟”!
据市卫健委介绍,如果市民这几天准备打北京生物的新冠病毒疫苗,却在“生产企业”一栏,看到成都生物、兰州生物、长春生物等字样,不必慌张,因为它们都属于“北京生物”的疫苗,疫苗的原液都由北京生物生产。但是,北京生物最近实在是太忙了,所以就找了几个小伙伴帮忙“来料加工”,完成最后的分装。
为了说明白这个事,4月29日,国务院在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专门给出了权威解释:为解决疫苗分装产能压力,成都生物、兰州生物和长春生物等企业负责了部分北京生物疫苗的瓶装和外包装。接种凭证显示“生产企业”一栏为“成都生物”或其他厂家,但疫苗注射液均为北京生物生产,以上疫苗均为同一厂家疫苗,请市民放心接种。
那么,这“3兄弟”获得批准了没?安全吗?答案是肯定的。这3种新冠病毒疫苗,均由北京生物生产疫苗原液,并经药监部门批准,分别在上述3个企业分装和包装生产,它们和北京生物的疫苗,是同一个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可放心使用。
它们要打多少针?和北京生物一样,长春生物所、兰州生物所、成都生物所的新冠病毒疫苗,要接种2剂次,间隔3-8周接种,第2剂在8周内尽快完成。
如果第一针打的是“北京生物”,第二针还可以打它们吗?答案是可以的。但一般来说,建议使用同一生产企业的新冠病毒疫苗完成2剂次接种。如果遇到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而无法用同一个生产企业的疫苗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新闻链接
这些新冠疫苗接种认知误区要看清
误区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平息,接种疫苗意义不大。
解读:有必要接种。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流行的背景下,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国内感染风险较低,但疫情输入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 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尽快恢复我国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正常运转。
误区二:新冠病毒疫苗对变异的病毒没有效果。
解读: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病毒会发生变异。世界卫生组织、各国研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等都在密切关注新冠病毒变异情况,也在开展相关研究,这将为后续疫苗的研发及应用提供预警和科学分析依据。
误区三:现阶段接种疫苗后就不需要再继续戴口罩了。
解读:对于个人来说,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100%,并且产生保护性抗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群体来说,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所以,要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现阶段一些防控措施仍然要坚持,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通风等防护措施。针对人群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将随着新冠疫苗人群覆盖率的提高,国内外疾病的流行形势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误区四:接种疫苗后,抗体的有效期只有半年。
解读:目前只有半年的观察数据,不是代表只能保护半年。专家还在继续观察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持久性,相关数据将随着观察时间的延伸进一步更新。
误区五:别人都接种了疫苗,我就没必要接种了。
解读: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接种疫苗的人越多,可以在人群中建立起高水平的免疫屏障,这样能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共同努力实现控制新冠肺炎的流行和传播。建议大家在接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预约通知时,如果没有接种禁忌等情况,都能积极去接种,利人利己。
误区六: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期间,一定不能注射流感疫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
解读:新冠病毒疫苗是新疫苗,为了便于识别或区别可能出现的疑似疫苗不良反应,目前不建议新冠病毒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不是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就不能接种其他疫苗了,只是建议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间隔两周以上接种。必须注意的是,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本报记者 杨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