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民间艺术的市场化新思路
核心提示:在民族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走市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民间艺术只能走商品化之路,民间艺术不融入经济发展必然消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走世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必须保持其原汁原味。”
在江西就民间画作而言,有两个地方不能不提,一个是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油画)”黎川县为代表的油画创作,目前已经产业化;另一个是以“全国农民画之乡”万安县为代表的农民画创作,可谓厚积薄发,短时间便名噪海外。
这两个地方民间画作,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目前,也都在市场运作上希望寻求突破。6月初,记者对两地进行采访。我省的民间艺术的市场化到底应该走哪条路,两地的经验或许会给出新的答案。
嘉 宾:
徐 达 省政府办公厅行政管理研究室主任
罗国强 吉安市万安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雷旭东 抚州市黎川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赵军华 万安县高陂镇委员会书记
主持人:本报记者 张雪 钟珊珊
民间艺术+! 有根的艺术才有生命力
(画外音):色彩鲜艳大胆,线条造型优美。6月2日,在梁书中国画艺术馆内,记者看到了唐宋时期的《九皇图》《元宵图》。已故国画大师梁书的儿子、馆长梁西江颇有感触地向记者介绍,万安农民画历史悠久,起源于唐宋,后衍生壁画、年画、漆画,具有虚中见实、土中见雅、拙中见美、民族风格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风格。
罗国强:万安人自古爱作画,特别是清朝和民国时期,万安县更是出现了众多的民间绘画作者,但那时,尚未有自主意识上的“农民画”。所谓的“农民画”,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各地纷纷选派文化骨干下到农村一线,培训农民绘画作者,进行“壁画”创作。20世纪70年代中期,万安县有意识地组建了一支农民画创作队伍。20世纪90年代,农民画开始与专业美术相结合,越来越多的优秀农民画家涌现。
(画外音):与万安农民画尚且“养在深闺”不同,黎川油画已经完成了从走出去到引进来的过程。
雷旭东:黎川油画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黎川县有陶瓷厂,一批人都具有绘画功底。80年代,在一批上海知青传带下,通过乡镇企业工艺岗位锻炼,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等渠道涌现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性油画的画师、画工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黎川目前在全国各地从事油画产业的有3000多人,遍布深圳、厦门、莆田等各地,涉及油画生产、培训、销售等领域,油画远销欧美、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达3亿余元。在政府的引导下,一批人返乡创业,将本土的油画产业发展起来。
徐达:这次和江西日报记者一同对两地的民间文“画”进行调研。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个地方?是希望解决我们在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上的两个问题,而这两个地方的特点非常明显。首先,这两地的民间画作都有厚重的历史渊源,当地人有爱好绘画的情结。其次,他们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比如黎川油画设计制作过程中,创造性地将西方油画创作模式与中国传统元素相融合,摆脱了单纯的抽象派、印象派油画等群众难以接受的画风,打造出了每一位普通群众都能够欣赏而且价格适中的黎川“群众油画”特色与内涵。这种不完全以阳春白雪高端艺术油画为重点,而是以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油画”为突破口的定位,使得黎川油画更具亲和力。而万安农民画根植于万安民间艺术传统的沃土,与我们所熟悉的陕北、东北的农民画又有很大区别,辨识度很高。而关键是,他们目前代表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两个阶段,万安农民画还处在发展的初期,原汁原味地等待发酵,而黎川油画已经开始跟进市场来进行产业调整,筹谋未来。
民间艺术+? 艺术与市场整合没有固定模式
(画外音):万安县田北村有着6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书法和中国画艺术。村庄自然风光优美,古樟、古枫、池塘点缀其间,松林和牛峰寺景点坐落其后。2014年8月,当地政府在这里打造了一个集农民画创作、展示、培训、写生、交易、休闲旅游“六位一体”的“田北农民画村”。肖小银是入驻画村的农民画家之一,如今他的画每幅的标价从千元到万元不等。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也都热爱农民画创作,每年卖画可以有三四万元的收入。
赵军华:对于进入画村的画家,当地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农民画销售公司对销售额达到一定金额、农民画家带徒弟、农民画外出参展获奖等都给予奖励。田北画村建设在改善村庄环境的同时,为了村庄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制定优惠条件引进县内外农民画家和创作者到这里创作、培训、展览、销售中国画和风俗画;引导村民入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引进客商、能人参与做大做强农家乐、文化游相关产业,形成一年四季有果蔬,采摘、垂钓、餐饮、居住、休闲和赏画、购画一条龙的综合产业体系,打造成具有浓郁万安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全省知名品牌。目前,已成立了覆盖全村的丹青湖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全体农户签订了10年土地出让协议,正在进行以一年四季有花、有果、有菜的规划设计。
(画外音):黎川“群众油画”的成功,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了市场化优势来打造和包装创意文化产业,为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最可行的道路。当前许多的创意文化仍然停留在创意层面,一些地方政府也花了大气力去扶持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为什么效果不佳,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找到市场化运作的途径和渠道,单纯依靠政府主导难以使产业发展走向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雷旭东:2011年,县里启动了“油画城百万亿工程”,利用多种优惠政策吸引画师。2014年7月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的油画创意产业园开园以来,已有210名油画师和17家油画企业正式入驻,签下销售订单近6000万元,该园计划通过3-5年努力,实现年产值达5-10亿元以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油画商会,架起油画经营者和外界沟通的桥梁,通过政策扶持、外派人员服务等方式,广泛吸纳画商、画家、画师到黎川注册油画公司,经营油画产业。目前,有17家油画企业落户黎川。这些公司采取“公司+画师”的经营模式和“内建基地+外建窗口”的总部经济模式,辐射带动画师画工进行油画生产、销售,并在南昌、湖南常德、浙江金华等地开设了黎川油画艺术馆,作为黎川油画销售窗口,带动了县内油画生产基地的发展。
徐达:在工业化背景和信息时代艺术传播背景下,我们的民间艺术产业发展之路更要走得清醒,时刻警惕艺术远离精神价值的危险,避免出现舍本求末的危害。此外,如何避免民间艺术的民俗形态和原生态在产业化改造中失去“乡土”本色而逐渐沦为空洞的形式艺术,在保护和改造中寻求一个相对合理的平衡点,也是民间艺术的产业化经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如果定位不准确,切入点不对,艺术品产业难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黎川充分利用了黎川籍画师的资源,在油画艺术品与普通油画商品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定位。而万安县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底蕴,注入农村旅游新形态,在具体融合过程中还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巧妙地把农民画融合到生态休闲旅游中去,把写生与培训巧妙关联,这种注重产业链层面的融合,更具有其独特性。
民间艺术+…… 热情的开发势头只是一个开始
(画外音):2014年5月,万安农民陈上智的一幅作品《有爱才有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出了个“国际画家”成了轰动新闻。面对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走市场还是走世界的争论一直不休。积极热情的开发势头只是一个开始,更为关键也是更难的一步就是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将民间艺术转化为生产力,在扩大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更大程度地实现其经济价值。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渐摸索。
徐达:黎川油画、万安“农民画”在发展过程中都走出了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但不可否认,它们都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去完善。不管是油画还是“农民画”都属于创意文化的一种,这种创意文化的发展本身有其内在的规律,如要有丰富文化底蕴为支撑,发展周期特别长,需要有名师大家引领等特点。纵观两地文“画”发展,在文化底蕴挖掘、市场化运营、名师大家培养等方面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黎川油画与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之间还没有特别好地深度融合。黎川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保存相对完好的明清古街、张恨水故居等都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如何以古街为外在载体,逐步打造特色油画古镇影视创作等具有油画文化内涵为核心的融合发展之路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应是当前的古街改造过程中不可规避的问题。将诸多旅游景区资源与油画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为油画园区的创意创作提供支撑,还能为油画的展示与销售传播带来直接的推力。
万安农民画产业化发展需要时间。创意文化要产业化,需要满足“有市场、能量产、成系列、有品牌”等条件。但从万安农民画目前的情况来看,要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民画不像油画,农民画目前纯粹是一种艺术品,还难以使之商品化,更难以大规模量产。作为艺术品的农民画受众相对较小。特别是许多年轻的80、90后对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淡忘,要他们去接受农民画还需要解决许多困难。因此,目前应依据农民画的顾客群体需求,适当地对农民画的创作内容、创作方式等进行创新,让农民画更具有时代特征,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以农民画为平台,融入万安生态旅游,走特色文旅农产业发展之路是最佳路径。
黎川油画与万安农民画的发展路径,给我省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内涵,根据本地文化具体特色,有选择地走市场化运作之路或是生态文化旅游特色融合之路都是可行的。关键是目标确定后,各级政府必须有毅力能长期坚持下去不动摇。相信,经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我省的特色传统文化传承与开发能走得更远。
整理、摄像:本报记者 张 雪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中国江西网(http://www.jxnews.com.cn)、江西手机报(http://www.jxnews.com.cn/zt/system/2014/01/20/012914396.shtml)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个报网互动视频直播栏目,登录中国江西网或下载江西手机报,即可在网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视频。
作者:张雪 钟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