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加”出了什么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出台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并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工坊设立一年有余,在多方力量的聚合下,“非遗+扶贫”模式成为脱贫很好的助力,促进非遗资源丰厚的贫困地区人口增产增收。
对文化底蕴深厚的贫困地区来说,通过非遗助力扶贫,不管从非遗传承的角度还是扶贫效益的角度,都是可以优先选择的脱贫新路径。从非遗传承的角度来看,一些传统技艺不再适用于当下,即将淡出或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发掘、传承保护非遗急需年青一代加入,但是如若没有经济收入,需要养家糊口的年轻人很难坚持下来。从扶贫效益角度来看,如果可以通过发掘非遗资源,创造效益,既可以达到精准扶贫,又可以保证稳定扶贫。
当下,“非遗+扶贫”大多依据“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村组织公司,对村民进行培训、组织订单、负责销售,村民培训结束后,可就近或居家进行产品制作。这种方式汇聚了不少外出务工的妇女,既可以满足她们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愿望,又可以获得一定收入。发展势头较好的地区,可以带动相邻地区发家致富。
在四川绵阳平武,坚持文旅产业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非遗扶贫等模式。邀请非遗传承人走上农民夜校讲台,增强贫困户致富能力,广泛开展非遗进乡村活动,把文旅扶贫软实力变成了脱贫攻坚的硬支撑。
在湖南湘西,昔日冷清的苗寨由于苗绣产业的发展,又焕发生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花垣县,过去村民们望山发愁,干部们见山思变,通过国家级非遗项目苗绣产业的助力,如今,村寨恢复了生机,村民们的生活也日渐好了起来。
在贵州雷山,以银饰锻制为生的麻料村,由于非遗发展火热,银匠们纷纷返乡创业,通过银饰锻制不仅实现了脱贫,还吸引了大批游客,自2018年以来,旅游综合收入50余万元。
当前,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脱贫攻坚持续发力的时代背景下,“非遗+扶贫”就是将传统手工艺和广阔市场密切对接,进而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动力。然而,动力何以强劲持续,还需进一步培养人才、融合现代设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只要突破了这几道瓶颈,非遗助力扶贫定会激发出更强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