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文化
滚动头条:

科技信息成果

近水楼台未得月 津冀难享北京科技成果

时间:2015-01-19 信息来源:不详
    日前进行的市政协加快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专题座谈会上,多位专家指出,调研结果显示,中关村等北京高新技术核心地区产生的大量科技成果,更多地被带到江浙、深圳等地落地、转化、进入市场,津冀转化的中关村科技成果还不足4%。

  明明在地理位置上离北京更近,转化成本又低于深圳等地,在这场看似占有较大优势的科技创新成果争夺战中,天津、河北到底“输”在哪里?

  科技成果还未落地直接被“抢”走

  “根据中央部署,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中对于北京功能纾解的最大期待就是对北京科技创新能力的纾解。”中共北京市委常委苟仲文如是说。不可否认,聚集了我国大量科研资源的北京,在科技研发的核心环节上拥有较大优势,但目前各种资源已经非常紧张的北京肯定难以完全自己消化科技成果。

  数据显示,2013年,仅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即突破3万亿元大关,是2008年的3倍,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7;企业实缴税费1507亿元,也是2008年的3倍;收入过亿的企业达到2362家,比2008年增加1344家;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超过20%,对首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5%。

  在这些“诱人”的数据面前,不少企业争抢起科技成果来也丝毫不手软。然而,在中关村工作了30多年的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朱希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令人意外的是,至今为止,中关村不少高科技实验室、研究机构周边,常常能看到南方省市商人的身影,但人们印象中更需要这些成果的天津、河北企业却几乎很少出现在这里。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也透露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数据,即目前中关村的科技成果转化中96%离开了京津冀,河北、天津分别拿去转化的科技成果仅占中关村所有落地成果的2%和1.8%,大量的科技成果被深圳、江浙等南方城市“抢”走,并应用于当地的市场。

  对接积极性不足  配套服务不完善

  “津冀留不下近在咫尺的北京的科技成果,不是因为当地需求小,最主要是因为两地企业对此仍不够积极,政府对于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转化落地的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朱希铎坦言。

  朱希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时常穿梭在中关村159个挂牌实验室间,他发现,很多南方企业会派代表长时间泡在各个实验室之间,如果看到市场转化周期短且经济效益高的科技成果,在项目牵头教授等负责人立项时就将项目买到手,从项目刚一启动就全程掌控所有成果,而这也导致中关村大量高性价比的科研成果长时间被南方企业、城市“垄断”,比如江苏省内外地转移落地的科技成果有85%都是来自中关村。

  除了大量中小型成果外,很多涉及京津冀共同利益的科技成果在区域内的落地转化率也并不理想。在朱希铎看来,这是由于三地政府对于这些项目的配套服务过于碎片化,“包括污染治理、生物医药等可供区域共同使用的重大成果,很多需要少则三五年,多则近十年的时间去转化,这些就必须由政府牵头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开发,但目前三地政府对于这类技术的服务仍然是处在一次性补贴或召开对接会等方面,缺乏周期性的集成服务,无法帮科技成果聚集到需要的产业链,最终成果就只能被留在实验室里。”朱希铎表示。

  此外,虽然外界普遍认为北京有充分的科技资源,但资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实力还是不够的,目前中关村仍然是小商小贩的中关村,园区内国外专家进驻占比甚至仅有1%,在吸引国际化技术、人才进驻方面自己为自己设置了太多的限制和障碍,而且很多研究机构的门也都紧紧关闭着,不去主动打开,把成果拿出来。

  借助区域优势  基础设施先行

  在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傅惠民看来,天津、河北在转化北京的科技成果方面也有明显优势,“大量科技成果无法在北京落地被南方城市拿去,就是因为南方转化成本相对较低,土地等资源比北京更丰富,但这些成本优势天津、河北其实是更突出的,仅交通成本一项就已经比落地南方要节省不少了。”傅惠民表示。

  朱希铎也认为,津冀企业要从根本上转变等着北京送成果或者等着政府帮助对接的意识之外,三地政府也需要有意识地去重点扶持一些有着共同需求的项目,包括环境治理、土壤修复、智慧交通、养老等,整合区域内所有资源去推动落地,比如河北拥有较多产业园,可以满足项目落地的土地资源,天津制造企业、物流等条件更充足,可以在这两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据苟仲文透露,目前中关村、亦庄已经在与河北、天津积极协调下一步合作规划。北京的建议是,在环北京的区域内形成几个创新型的卫星城,首先去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再配合着将部分生产线集中在一起。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