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芦山县产业集中区建成 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就业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3日讯(记者 锁千程 李丹 摄影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10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报告指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外出务工者纷纷归乡
离家近 工资高 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
“就像报告中说的,老百姓的收入是越来越高了。”10月18日下午,四川新闻网记者在芦山县产业集中区一家服装厂见到了正在工作的“80后”王艳,她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今年28岁了,是天全县新华村的人,“以前都在外面打工,现在回来了。”
王艳说,之前几年,自己和丈夫在浙江送快递,一个月工资也就2000到3000元。“我不想离得太远了,孩子还小,家里又有老人。”王艳直言,加上家乡发展越来越好,遇到服装厂招工,自己就毅然决定回来发展,“这样离家近些,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
“我们厂现在有200多人,大部分都是雅安本地人。”服装厂负责人房晓明介绍,服装厂是芦山地震之后德阳援建的项目,大部分员工一开始完全没有服装制作经验,算是零基础,王艳就是其中之一。招工后,服装厂进行了1个月左右的集中培训,员工们在掌握了相关技能后就可以上岗了。
房晓明介绍,厂里的200多名员工基本都是外出务工回来的本地人,“大家都看着现在家乡发展很不错,回来工作还可以照顾家里。”房晓明说,厂里也尽全力做好员工的福利待遇保障工作,“现在厂里一年的产值在50万套衣服左右,效益还不错,我相信还会越来越好。”
“厂里是包吃包住的,很方便,工资是按件计酬,基本能拿到4000多元。”王艳对现在的状态很满意,离家近了,不仅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待遇也比以前高了不少,“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工资还会越来越高。”
未来三年
芦山县产业集中区 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芦山县产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寇子敏向四川新闻网记者介绍,园区是根据国务院《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四川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产业重建专项规划》建设的产业园区。短短三年时间,投资10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建成投运,园区土地、水、电、路等要素保障完善。2016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全省纺织与小五金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产值50亿元,解决就业8500余人。
谈到园区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寇子敏说,主要是实现了“三个率先”。一是率先精准脱贫:近三年来,园区新引进并投产企业18家,新增就业4500余人,其中就近转移芦山剩余劳动力近3500人,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未来三年,将通过发展产业推动新增就近就业5000余人,实现就业脱贫一批的目标。
二是率先发展振兴:充分发挥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主引擎作用,积极打造全省新材料示范基地、西部有影响力的纺织基地,做优做强现代轻纺服装和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乌木根雕艺术实木家具产业、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动车及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巩固提升“2+3+1”产业体系。未来三年,力争引进规模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新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是率先奔康致富:积极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多举措扶持企业发展,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引凤筑巢”,不断提升园区发展硬实力和软环境,实现企业增效率、职工得实惠、经济大发展“三赢”局面。
【寄语十九大】
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地震后经过重建发展,芦山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大,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蓬勃发展、生机盎然的景象。正如王艳对未来的满满信心,只要好好工作,自己的收入会越来越多,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而想在县城买一套大房子的愿望,也不会需要太长时间。
和王艳一样,其他外出务工又纷纷回来的当地人,他们的想法都非常简单纯朴。离家近,挣了钱,又顾了家,真的是两全其美。